第52章 还会看面相_年代真千金被读心,全家炮灰开挂
趣书网 > 年代真千金被读心,全家炮灰开挂 > 第52章 还会看面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2章 还会看面相

  这分了鱼之后,一些老知青,就找姜大队长请探亲假。

  陆陆续续就有人知青拿着介绍信准备回家了。

  “韩大夫,我想要拿药。”

  姜姗姗第一时间听到这话,都愣了一下,你回家探亲,还带药回去?

  你不怕你爸妈把你打一顿?

  这是一个男知青。

  “什么病?”

  男知青立即说,“韩大夫,不是我,是我奶奶,她风湿病,每年冬天,双腿就疼的走不了路,看了不少医生,但是效果不大,之前我在你拿了几服药,有一些效果。”

  韩大夫恍然想了起来,“有效果,那我再给你配几副药,再给你配几贴膏药。”

  风湿病?

  可是很难根治的。

  “姗姗,我也要回家过年。”李艳丽离开之前也来了一趟大队卫生室这边。

  “李知青,那你知青院还剩下几个人呀?”

  这么多知青都要回家探亲,大队长那边也放人?

  原主以前都很少跟知青打交道,也不知道这事。

  “这冬天地里也没有什么活,老知青们都可以回家过年。”

  过年气氛越来越浓了。

  “方知青,你怎么又来了?”

  【这人怎么一回事,天天来卫生室报道,比我都还准时。】

  方知青:我是新知青,不能回家过年,待在知青院也太无聊了,还不如来卫生室这边陪着妹妹。

  可如今这样子,明显就是被人嫌弃了。

  “知青院太过冷清了,而且还冷,我就来卫生室这边烤火。”

  你不觉得你这个借口有一些蹩脚吗?

  【你觉得我信吗?】

  方知青知道她,可能不相信的。

  但是他不在意这个。

  反正就是打定主意赖在这里。

  “姗丫头,也要过年了,准备一些年货。”

  准备年货?

  不缺年货的。

  “那明天我去镇上买东西。”

  “姜同志,我们一起。”

  【你去干嘛?请我吃饭?】

  “随你。”

  心里却想着:明天早点出门。

  等方知青走了之后,韩大夫才悠悠然吐出一句话,“姗丫头,你还小,婚姻大事现在不这么早考虑。”

  “师父,你不会以为方知青喜欢我吧?”

  韩大夫看向她,难道不是吗?

  天天来卫生室报到。

  还一来就问,有什么需要帮忙?

  活都是抢着干的。

  这不是表示是什么?

  他也年轻过,知道怎么追去女孩子的。

  方知青这些动作,难道不是在追求女孩子。

  “师父,他就是把我当妹妹。”

  当妹妹?

  韩大夫沉吟了片刻吐出一句话,“别说,你们两人还有三分像,会不会有可能他是你亲生哥哥?”

  “不可能吧?我运气哪有那么好?”

  【难道会中医的还会看面相?】

  这个姜姗姗还真的不知道。

  她没有接触多少中医。

  倒是知道一点,一些老中医年纪越大越受欢迎。

  “是真的有几分像的,你们的嘴唇一样,鼻子也很像。”韩大夫分析起来。

  韩大夫是希望姜姗姗能找到亲人的。

  前半辈子,命运多舛,希望她下半辈子,幸福美满。

  “师父,我们国家这么多人,长的相似没有血缘的人,都有不少,而且方知青是京市来的知青,当年逃荒,你认为姜老六他们一家人逃去京市了?”

  韩大夫可是知道京市距离他们这里有多远。

  逃荒,也不可能一下子逃到京市去,太远了,走路都要走上半年。

  坐火车都要好几天。

  见师父把她忽悠偏了,不会再朝着那方面想了,让姜姗姗松了一口气。

  为什么不找去方家?

  都是炮灰一家子,她找过去,也成为炮灰?

  何况找上门,告诉他们,他们当初孩子抱错了,她才是真的?

  真千金和假千金?

  人家养了十几年,在她们之间偏心哪位。

  如果没有金手指,她可能为了活下去,会找上门去,让对方给一笔钱来打发。

  可她有金手指,不缺钱,不愁吃喝,干什么要凑上来。

  把自己气着?

  “不想找亲生父母?”

  “师父,我是不想找的,如今重男轻女太多了,也许当初看到我是女孩子,才抛弃我也说不定,我如果找回去,他们随便把我嫁了,那我怎么办?”

  “那就不找,有师父在,不会让人委屈你的。”

  韩大夫在农村住了是十年之久了,清楚社员们重男轻女,都说女儿是要嫁出去的,是别人家的人。

  儿子才能传宗接代。

  老旧思想。

  “师父,我以后给你养老。”

  “好,我就等着你给我养老。”

  当年提前知道被抓典型,他毅然决然离开县医院下乡。

  隔天一大早上,姜姗姗就提着一个篮子,打算早早出门。

  “姜同志,早。”

  【他怎么在这里?他怎么这么早?】

  方知青:就怕你避开我。

  二哥马上就来了,他这不提前刷刷好感,到时候二哥来了,认下二哥,却不认他怎么办?

  他们甚至还坐上牛车。

  “姗丫头,你这是去镇上买什么?”

  大队上这些婶子大娘们,如今看着姜姗姗那可是热情的很。

  “买盐,买酱油,最近一直在卫生室忙着,家里都没有盐了....”

  “这个冬天病的人可不少。”

  “幸好我们大队有韩大夫和姗姗这丫头,我娘家侄子,上一次感冒,去镇上卫生所可是花了三块钱,在我们大队用不了一块钱就能好。”

  “卫生室很多药材,都是我和师父在山里挖的,不像镇上卫生所的药材,都是购买,价格自然就贵一些。”

  方知青在一旁看着,偶尔听着姜姗姗的心声,就这样到了镇上。

  “两小时后在这里等。”姜三爷看向他们说着。

  “你跟着我干什么?”

  “姜同志,我也要去供销社。”

  你去供销社,就去呀。

  那她就去邮局。

  “大姐,我想要买邮票,一版,集邮。”

  邮局工作人员是一位四十岁的工作人员,听到有人喊她大姐,抬头看去,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,顿时露出笑容。

  “一版呀,可不便宜哦?”

  “大姐,我知道。”

  不过还是拿出一版,不是最新版的,而是之前的邮票,不过不好看。

  “十二块。”

  一手给钱一手给货。

  出了邮局之后,用篮子挡着,放入了大平层里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icflo.com。趣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icflo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