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章 易京1_这个三国不对劲
趣书网 > 这个三国不对劲 > 第79章 易京1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9章 易京1

  易京,这座雄伟的城池,此刻却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。公孙瓒立于城楼之上,远眺着城外连绵不绝的袁绍军营,脸色阴沉如水。几日前,噩耗传来,他麾下勇将严纲战死沙场,这无疑是给他本就雪上加霜的处境又增添了一抹寒霜。

  “严纲这莽夫!”公孙瓒咬牙切齿,悔恨与悲痛交织在心头,“若非我决策失误,他岂会命丧黄泉!”

  “主公,此刻悲痛无益。”谋士单经劝慰道,“当务之急是重整旗鼓,为严纲将军报仇雪恨!”

  “正是如此!”另一位将领田楷也附和道,“我等必将竭尽全力,击溃袁绍!”

  公孙瓒默然点头,内心却一片茫然。正当此时,一阵爽朗的笑声打破了沉寂。

  “贤弟,为何如此愁眉不展?”只见三人大步流星而来,正是公孙瓒的结义兄弟:精通占卜之术的刘纬台,经营丝绸生意的李移子,以及富甲一方的乐何当。他们三人皆因公孙瓒的提携而积累了巨额财富,如今,他们倾其所有,为易京运送来了大量的物资。

  “我夜观天象,南方将有快马奔来。”刘纬台抚须笑道。

  “我已为城中百姓配备了武器装备,足以支撑一段时间。”李移子说道。

  “我以重金购置了大量粮草,易京固若金汤,袁绍休想攻破!”乐何当自信满满地说道。

  “三位义兄,公孙瓒感激不尽!”公孙瓒动容地说道,“只是南方来使,莫非是援军?我自恃勇武,将昔日同僚尽数得罪,如今又有谁肯施以援手?”

  此时,刘备之弟刘贤德正率领一支军队,日夜兼程赶往易京。

  “界桥一战,公孙将军惨败,我本以为大势已去。”刘贤德对身边的太史慈说道,“好在易京城尚能坚守,我等尚有一线希望。”

  “我等兵力有限,此去恐怕难以力挽狂澜。”太史慈担忧地说道。

  “纵然如此,我等也当竭尽全力!”田豫坚定地说道,“太史慈将军,一切拜托了!”

  “定不负所托!”太史慈拱手应道。

  而与此同时,鲜于辅正试图说服乌桓族保持中立。乌桓族因公孙瓒的暴虐统治而对其恨之入骨,鲜于辅深知此行艰难,但他依旧义无反顾。

  “诸位心中的愤恨,我感同身受。”鲜于辅诚恳地说道,“我也曾对公孙瓒恨之入骨,但如今大敌当前,还望诸位以大局为重,暂且放下仇恨,保持中立,静观其变。”

  蹋顿拍案而起,怒吼道:“岂有此理!我等与公孙瓒有不共戴天之仇,岂能坐视不理!”

  田筹劝道:“诸位,请看在刘备将军的份上,保持中立吧。”

  乌桓首领丘力居沉吟片刻,缓缓说道:“我等乌桓族虽已臣服于刘备将军,但公孙瓒乃我族死敌,岂能轻易放过?”

  楼班见状,连忙拉住丘力居的衣袖,撒娇道:“爹爹,是谁一直以来帮助我们乌桓族?是谁让我们过上了安稳的生活?”

  丘力居闻言,心头一震,猛然想起刘虞昔日的恩情,随即朗声说道:“楼班说得对!我等乌桓族,当以恩报恩!我决定保持中立,不参与这场战争。鲜于辅,如此可好?”

  “多谢丘力居首领深明大义!”鲜于辅激动地说道,“此举定能助主公渡过难关!”

  丘力居哈哈大笑,说道:“如今,你的主公应该是刘备将军了吧?”

  鲜于辅尴尬地笑了笑,应道:“正是。”

  “替我转告刘贤德,那药很有效,我的身体已无大碍。”丘力居意味深长地说道,“那女子,当真美艳动人,哈哈哈……”

  鲜于辅面红耳赤,支吾道:“我…我一定转告。”

  易京城外,袁绍收到乌桓族保持中立的书信,勃然大怒,将书信狠狠摔在地上。

  “蛮夷之辈,竟敢临阵退缩!”袁绍怒吼道,“待我灭了公孙瓒,定要让你们知道何为真正的恐怖!”

  “主公,当速战速决!”审配建议道。

  “审配所言极是。”郭图也附和道。

  “不可!”逢纪反对道,“界桥一战,我军损失惨重,如今不宜再动刀兵。只需将易京围困,不出几日,城内粮草耗尽,公孙瓒必败无疑。”

  “如此说来,逢纪的意思是,我军粮草可以随意浪费?”辛评讥讽道。

  “我并非此意!”逢纪争辩道。

  “荀彧先生有何高见?”袁绍问道。

  “主公,依我之见,易京城墙高耸,易守难攻,强攻只会徒增伤亡。”荀彧沉吟道,“不如采用‘地道战’,暗中挖掘地道,直通城内,里应外合,一举拿下易京!”

  “此计虽妙,但耗费巨大。”许攸担忧地说道,“挖掘地道,需要大量人力物力,我军粮草本就吃紧,恐难以支撑。”

  “许攸所言极是。”袁绍皱眉道,“荀彧,可有节省开支之法?”

  “主公放心,我自有妙计。”荀彧自信地说道,“表面上,我军将佯攻易京,吸引敌军注意力,暗地里却加紧挖掘地道,如此便可事半功倍。”

  袁绍点头同意,荀彧随即转身离去。

  待荀彧走后,袁绍冷哼一声,说道:“这荀彧,平日里对我爱答不理,如今却主动献计,真是令人不爽!”

  “主公,若此计失败,便将所有罪责推到荀彧身上。”逢纪阴险地笑道。

  “正合我意!”袁绍嘴角浮现一抹冷笑。

  荀彧走出军帐,立刻召来兄长荀谌和侄子荀攸,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。

  “袁绍并非明主,此战结束后,我将投奔曹操。”荀彧语气坚定地说道。

  “叔父终于下定决心了。”荀攸欣慰地说道。

  “彧弟,我与袁绍有旧,无法与其反目。”荀谌无奈地说道,“但我也不会阻止你,只希望你一切安好。”

  “兄长不与我同行,彧甚感遗憾。”荀彧叹息道。

  “叔父选择曹操,是因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吗?”荀攸问道。

  “这只是一方面原因。”荀彧解释道,“更重要的是,曹操占据中原,势力日益强大,若要平定天下,必先夺取中原。而曹操,便是最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人。”

  “叔父心系天下苍生,攸深感敬佩。”荀攸感慨道。

  “我还以为你会选择刘备,毕竟你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弟弟。”荀谌说道。

  “我亦曾考虑过。”荀彧说道,“但刘备对公孙瓒见死不救,可见其并非真正的仁君,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。待时机成熟,我将女儿一家也接到曹营。”

  “原来如此。”荀谌点头道。

  易京之战,即将打响,这将是荀彧在袁绍军中的最后一场战役,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icflo.com。趣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icflo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