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章 智退袁绍_这个三国不对劲
趣书网 > 这个三国不对劲 > 第116章 智退袁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6章 智退袁绍

  话说袁绍与刘氏之妻育有三子,分别为袁谭、袁熙、袁尚。袁绍夫妇并不喜爱性情粗暴的长子袁谭,亦不偏爱优柔寡断的次子袁熙,独宠幼子袁尚。袁尚虽性格内敛,却总透着一股神秘之感,深得父母欢心。

  故而,袁绍在痛失颜良、文丑两员大将后,将唾手可得的易京攻城战交予了无关紧要的长子袁谭,却将兵强马壮的朱灵、蒋义渠、淳于琼等部,以及谋士审配、逢纪派给了袁熙、袁尚,意欲让他们在平定区区叛乱中轻松立功。于是,袁熙、袁尚便匆匆迎来了他们的初阵。

  此次冀州叛乱由孙伉、李邵二人所煽动。他们拥立了受袁绍之命掌管冀州部分地区的李雍,意图掀起一场大规模的反袁起义。

  “自袁绍统治冀州以来,民不聊生,战火连绵,土地荒芜,百姓受苦,这样的领主有何意义?”孙伉愤愤说道。

  “想当年公孙瓒治理之时,国泰民安,百姓安居乐业。更兼他麾下有仁义之君刘备,如今正是我等报恩之时!”李邵附和道。

  “不错!若再这样下去,这片土地迟早要被袁绍毁了!”冀州的百姓们纷纷响应。

  “袁绍必亡!公孙瓒万岁!”愤怒的呼声此起彼伏。

  李雍见状,连忙喝止道:“住口!你们又在胡言乱语什么?此地乃我主袁绍所辖,再敢提及公孙瓒,定斩不饶!”

  孙伉和李邵不解地问道:“李雍大人,为何要助纣为虐,帮助袁绍这等蛮横之人?”

  “你身为名门李家后人,就不怕辱没了祖宗吗?”

  李雍无奈地答道:“如今世道,仅凭家世难以立足。”

  孙伉冷笑一声:“当初是谁借着家世之名平步青云?还不是袁绍!他无才无德,只因祖上世代为三公,便耀武扬威,欺压百姓。”

  李邵也补充道:“袁绍不过是袁家旁支,并非世代三公的嫡系,他如此张狂,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!”

  李雍心中虽有动摇,却仍嘴硬道:“袁绍大人……”

  孙伉见李雍有所松动,连忙劝说道:“大人何必犹豫?我等起义,公孙瓒、公孙度,以及四散的黑山军余部都会响应,届时我们便可齐心协力,将冀州恢复成往日的富饶之地!”

  李邵也劝道:“请大人与我们共举义旗,拯救冀州百姓!”

  李雍终于下定决心,说道:“好!我愿与你们共谋大事!”

  就这样,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袁起义在冀州爆发了。然而,奉命前来平叛的袁熙、袁尚却迟迟无法进攻。

  “尚弟,我们该如何是好?”袁熙忧心忡忡地问道。

  “袁熙哥哥,是因为朱灵将军的家眷被叛军扣为人质了吧。”袁尚冷静地分析道。

  “正是。我尝试与叛军谈判,他们却要求我父承认冀州独立,这简直是痴人说梦!”袁熙无奈地说道。

  “我们既不能坐视朱灵将军的家眷被杀,也不能答应叛军的无理要求。”袁尚补充道。

  “都是我父不顾百姓死活,才导致了这场叛乱。没想到李雍竟然也背叛了他!”袁熙感叹道。

  “李家可是名门望族,祖上李牧曾是赵国名将。”袁尚说道。

  “李雍虽无其祖之才,却也并非庸才,或许只是被埋没了。如今他手下将士的家眷都被扣为人质,还能有多少战斗力?我父却派了这么多兵马给我们,这不是故意为难我们吗?”袁熙抱怨道。

  “袁熙哥哥,对不起,都是因为父亲偏爱我,想让我立下比袁谭哥哥更大的功劳,才……”袁尚愧疚地说道。

  “不必自责,尚弟。保护弟弟是哥哥的责任。你也不容易,总是被袁谭哥哥视为眼中钉。”袁熙安慰道。

  “其实,兄长之位本就该由嫡长子袁谭哥哥继承,是父亲和母亲太过偏心了。”袁尚说道。

  “或许正是你这份冷静的分析能力,才深得父亲赏识。我不过是随波逐流罢了。袁谭哥哥性情暴躁,遇事冲动,只会一味蛮干。”袁熙说道。

  “如果我们三兄弟能团结一心就好了。袁谭哥哥武艺高强,袁熙哥哥足智多谋,而我……”袁尚说道。

  “哈哈哈,尚弟你总是这么善良。只可惜袁谭哥哥不会理解你的苦心。他从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,才会变成如今这副模样。”袁熙感叹道。

  “我们必须阻止这场荒唐的争斗,让袁谭哥哥明白,如果我们不团结一致,父亲百年之后,曹操必将吞并河北。到那时,我们都将没有未来。”袁尚担忧地说道。

  “是啊。然而父亲却一意孤行,积极备战,准备与曹操决一死战。他亲自率军讨伐公孙度,命袁谭哥哥继续攻打易京,又派我们前来平叛,看来他是要对河北进行最后的整合了。”袁熙说道。

  “父亲还说要以违背先前约定为由,攻打乌桓。”袁尚补充道。

  “乌桓与刘备关系密切,当初刘备的故乡便在乌桓境内,他们还曾帮助刘备运送物资。更兼父亲的两员大将都死于刘备的义弟关羽之手,看来我们早该怀疑刘备与乌桓之间的联系了。”袁熙说道。

  “什么?颜良叔叔和文丑叔叔竟然……”袁尚震惊不已。

  “是啊,他们待我们如同亲生儿子一般。特别是袁谭哥哥,他对此事极为愤怒,对与刘备结盟的曹操更是恨之入骨。”袁熙说道。

  “是因为曹操在此次战役中损失微不足道吗?”袁尚问道。

  “正是。曹操虽然失去了东海和琅琊,却在讲和后得到了小沛和北海,这其中必有猫腻,很可能是刘备与他达成了某种协议。”袁熙分析道。

  “看来我们必须尽快平定河北,为颜良叔叔和文丑叔叔报仇雪恨!”袁尚坚定地说道。

  “正是如此。”袁熙点头道。

  正当二人商议之际,一名男子走进了营帐。

  “属下朱灵,冒昧前来打扰。听闻二位公子因我之事耽误了进军,特来请罪。大丈夫既已投身军旅,便不应再为家事所累,还请二位公子速速进军,夺回冀州。”朱灵慷慨激昂地说道。

  袁熙听罢,说道:“朱灵将军言之有理。但我不想成为像我父那般偏袒特定之人的领主。我有一计,可助你救出家眷,你可愿意一试?”

  “哦?竟有此等妙计?”朱灵惊讶地问道。

  “我欲让你诈降李雍,从内部瓦解叛军,你可愿意配合?”袁熙问道。

  “属下愿往!”朱灵毫不犹豫地答道。

  于是,朱灵便带着部下诈降李雍。袁熙、袁尚也率领大军,准备对叛军发动总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icflo.com。趣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icflo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